孙禄堂手书遗篇——《拳术述闻》

11 11月
作者:张永春|分类:文献

 微信图片_20201202214453.jpg

        余幼时,即好拳术。初不存有门派之见,故于各种拳术,均涉足而研究之。然拳术之为道也至大,体万物而不遗。余既无身体力行之实功,亦未明此中之精义,仅略窥其大概而已。
        曩居北平,有高道天君者,汉中人,工书法,于大小篆及汉魏源流殆无所不通。从余习拳年余。伊云:"吾兹习此。为日不久,而心领神会,乃知拳术之与书法及身体,故有莫大之关系者。运用虽不同,其理则一也。"余诘之。伊云:"拳术有五纲之起点,书法有五锋之起笔。"余复询二五之理。曰:"拳术之五纲,为劈、崩、趱、炮、横,即五行中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也。至十二形之奥妙,亦不外五拳中和之起点、进退、起落、变化之要道。"古人云:五行合一,致其中和。天地之事,无不可推矣。书法则有五锋,为中、逆、齐、侧、搭,即临碑贴之五笔法也。碑中张迁、郑文公大小篆等,都不外乎五锋。虽有中、逆、齐、侧、搭之分,及用笔之不同,然皆中锋。故拳术五拳之中和,书法五锋之中锋,二者运用虽有不同。然其精奥其原理固二而一者也。吾习此虽年余,而观今日之书法,及乎一己之精神,与去岁已迥然不同。故知拳术实与书法身体,具有密切之关系也。"伺高君因事返汉中,数年阔别,直至去秋,余在新都供职本馆,高君闻讯来访,斯时高君则已由王铁珊先生之介绍,充冯焕章司令书法教授矣。
        又余在北平时,直隶督办李芳宸先生,在天津创武士会,专人相约,余素昧平生,虽不欲往,继悉先生精剑术,朝夕锻炼,数十年如一日,深得斯道奥妙,因应约来津。与先生长谈数日,乃知先生于剑术,已得其中三昧,其动作道理,无所不善,盖出自武当太极剑之嫡传也。据先生云:"为陈士钧前辈所授。朝夕不辍。数年始知剑术之道理甚广,包罗无穷,与各派之理皆相连贯。"又云:"余自隶军籍,用兵之法则,天时地利人和之道。察人动作奸诈虚实之情,山川向背形势利害之式,进退开合之理,以进为退,以退为进,若隐若现之机。至于武侯八阵之大义,殆无不师效剑术理焉。"
        民十七,中央设国术馆。先生受聘副馆长。七月,沪上法公园举行游艺会,先生亦参加表演。四日中,观先生舞剑时,其精神动作,刚柔开合,伸缩婉转,曲尽剑术奥妙之能事。于是知先生向日之作为。经过之情形,实于剑术神而明之,令吾人叹观止矣。
        今年夏,小住焦山。统志局庄思缄先生来访,谈及剑术。先生询李芳宸之剑,与余之剑是否同派。余曰:"芳宸先生所练为太极剑,而余则八卦剑也。但二者门派虽不同,其所用之法,则十同五六。如八卦之名称,老阴老阳,少阴少阳是也。"又问,二者之巧妙孰善。余曰:"芳宸先生,孜孜于剑者。念余年,已至炉火纯青之候。余非专门,得其形势与大概之道而已。安能同日语哉?"先生复请余舞。余以荒疏日久,身步两法,皆迟滞不灵,谢却之。先生敦促再四,并认略舞数式。观其意义而已。余逐按八卦之名称,错综变互之形势,为舞数十节。又询拳剑之理,余曰:"拳剑之理。大别有三:其一,上下相连,手足相顾,内外如一。其二,不即不离,不丢不顶,勿忘勿助。其三,拳无拳,意无意,无意之中,是真意也。"先生曰:"内外如一,是诚中也,合乎儒家;不丢不顶,勿忘勿助,是虚中也,合乎道家;无拳无意,是空中也。合乎释家。斯三者。修身之大法则,亦人生之不可或缺者也。又观乎舞剑之形势。行如游龙。屈曲婉转。变化之意义,与草书用笔之法度、神气、结构、转折、形式,实相同。始信昔人观公孙大娘舞剑,而曰:得书法之道。为不虚也。是则古人之善草书者,迨皆明剑术之理。盖不如是,焉能得草书中之实质与其精神乎?"
        余初闻前辈云:"拳术之道。体万物而不遗。"颇疑惑不解。兹聆高、李、庄三先生之言,始茅塞顿开,一扫胸中疑团,因笔而书之。以告我同志。

        民国十八年七月《江苏省国术馆年刊》

浏览4963 评论0
返回
目录
返回
首页
评书系列(十九)奎恩凤《京东程式八卦掌》 王文魁前辈传八卦掌“行桩走转功”的三个阶段(白雪松)